• 官方微信

  • “草原水立方”里的发展新希望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23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早春时节,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温都呼嘎查牧民吴广一大早在自家的“草原水立方”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你们看我家的新牛棚,样式新颖,两层带风窗,远远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不像个‘水立方’?里面养殖的都是良种肉牛,咱这盟级核心群不是吹的。”

      走进吴广家的特色牛棚,宽敞大气、干净整齐、采光良好,“舒适度”满满。“为牲畜提供好的养殖环境,牛就能住得舒坦,才能有利于膘情的长势。”吴广边走边介绍着他的“牛宝贝们”。“如今从全区到盟里,对养殖良种肉牛和推动畜种改良出台了很多支持性政策和相应补贴,养殖利润和前景很可观,加之秋收后的秸秆可以当饲料,进一步节约了养殖成本,养牛的劲儿更足了,日子肯定能‘牛’起来。”吴广乐呵呵地说。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九大部分内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其中两项重点内容。高质量的畜牧业得益于产业发展选对路、基础设施靠得住,温都呼嘎查立足地区实际,引导牧民大力发展良种肉牛养殖产业,不断完善以设施牧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牧民稳步增收,为乡村牧区振兴夯基蓄力。

      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吴广表示,伴随着养牛数量的增长,使他意识到载畜量超标、靠天养畜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于是他逐步加大了舍饲圈养的探索和投入。早在2018年,吴广就引进了效益更高的安格斯牛,为此还远赴澳大利亚牧场主家考察交流。不久后,吴广出资60万,贷款130万,100头纯种安格斯牛远涉重洋来到了他家的牧场。

      如今,吴广家享受着相应的政策奖补,随着改良换代,肉牛品质越来越高,价钱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他家拥有220多头良种肉牛,在原有2580亩草场的基础上又租了3100亩,去年纯收入达50万元。

      “科学喂养下的安格斯牛会产出很多雪花肉,从下牛犊开始要配上‘开口料’,7至8个月龄就能达到400斤,到10个月龄牛犊子开始拉骨架,等到第17个月后就要多加高蛋白料,还有微量元素和粗纤维……”这些养殖经验吴广侃侃而谈。面对今后的发展,吴广在保证养殖规模的同时也随时观望着市场,并计划直接联系北京供货商销售安格斯牛,省去了中间商收入能翻一倍,他的“牛”日子也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