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锡林浩特市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北缘,境内沙化总面积250.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28%。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思路,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最大价值,系统推进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科学策划项目 抢抓春季时机
2024年,锡林浩特市沙地治理任务共30.7万亩,总投资9539.23万元,项目建设于6月10日全面开工。锡林浩特市抢抓生态项目的治理先机,营造春季会战的浓厚氛围,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势,共投入围栏54.3128万延长米、沙障材料143.28吨、黄柳条2604万株、草籽240.372吨,投入人员3000余人次、机械设备800台次。
根据项目区沙地分布状况,锡林浩特市将规模治理与分片、分户治理有效结合,在项目区采取设置“沙障+补播施肥+封沙育草”综合治理措施。在科学谋划、充分准备、共同发力的基础上,快速提升工程建设的实施进度,有效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张趋势。
坚持政府主导 牧企合力推进
锡林浩特市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和技术保障,强化主导责任,持续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支撑”防沙治沙新模式,推动防沙治沙建设主体多元化参与。
通过“合作社+农牧户”的紧密合作模式,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参与治理项目,激发农牧民群众共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引导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发挥建设和管护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社实施“三北”项目,参与防沙治沙,实现农牧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培育出一批“专业合作社”“家庭草场”“生态公司”等新型治沙群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助推生态建设保护修复可持续发展。
锡林浩特市吸收光伏和风电企业参与,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3万亩,总投资1725万元,形成政府主导、风电光伏企业参与的异地治沙多元模式,强化企业责任感、使命感,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完美融合,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与防沙治沙“绿富同兴”。
多年来,中国绿化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为锡林浩特市生态建设提供支持保障,在浑善达克沙地范围内通过实施“蚂蚁森林”公益生态修复项目,先后治理锡林浩特市沙化土地和退化草原3.2万亩,形成公益助力、全民参与、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模式。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治理能力
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配备草地生态保护研究、退化草原修复治理、防沙治沙等生态方面科技支撑的技术武器,把专家人才列为技术服务工作专班,联合设立“博士工作站”1个。组建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工作专班和技术服务队,对沙区治理的牧民、合作社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及施工过程技术指导,开展沙化土地治理能力培训班,助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强化治理效果、巩固治理成果。
截至目前,锡林浩特市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49%,植被盖度较2015年提高7个百分点。
坚持建管结合 强化保障成果
锡林浩特市不断强化“林长制”抓手作用,将防沙治沙工作纳入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苏木镇、国有农牧场分区域实行领导干部包区、包片、包联机制,充分提升苏木镇、国有农牧场重视程度。调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性,突出工作专班及技术服务队的工作职责,促进工程治理成果的时效性与示范性,强化党政同责,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扎实开展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确保各项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林草长+检察长”“林草长+警长”机制作用,通过强化基础保障能力、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牧民自觉意识,全面完成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和禁牧监管工作,禁休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