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春日清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的草原上,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巴彦锡勒辽代古城遗址上。远处,几位骑马的身影缓缓靠近,那是马背文物保护队的队员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查工作。
巴彦锡勒辽代古城遗址位于白音锡勒牧场场部东南约500米处,该遗址于2006年9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彦锡勒辽代古城遗址,承载着多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
为了更好地守护这些文物遗址和历史古迹,2011年锡林浩特市文物保护部门挑选一批责任心强、素质高、有文物保护意识的牧民,组建了一支马背文物保护队,并为他们划分文物保护责任区域,不定期开展巡查,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共同守护北疆大地上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在日常巡查中,队员们不仅关注文物的保护,还积极向周边牧民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队员李瑞臣说:“每次和牧民们聊天,我都会讲讲巴彦锡勒辽代古城的历史,大家都很感兴趣,也越来越支持我们的工作。”吉日嘎拉是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查干淖尔嘎查的一位牧民,2017年被锡林浩特市文物局正式聘为锡林浩特市马背文物保护队员。吉日嘎拉和他的队友朝落蒙经常巡护的目标是朝克乌拉苏木查干淖尔嘎查境内的朝克乌拉山墓群。该墓群目前共发现单体墓葬191座,形成年代自唐代至清代,分布于朝克乌拉山脉之中。吉日嘎拉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及时发现和制止一些破坏行为,我觉得守护文物这件事特别有意义!”
“马背文物保护队的队员们,不仅是古城遗址的守护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既保护了文化遗产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锡林浩特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萨仁图雅说。
近年来,马背文物保护队的身影,已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骑着马,穿梭在古城墙与草原之间,守护着跨越千年的历史,也守护着北疆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