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镜鉴文明
    背起我的“红书包”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27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个个志愿服务的感人场景……几分钟的短片,51年前的历史扑面而来。在这个春风拂面的3月,锡林郭勒盟志愿者们开展服务活动,以各种方式延续苏尼特右旗桑宝拉格苏木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红书包”送学送教上门的优良传统。

      3月22日,锡林郭勒盟“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成立暨2023年志愿宣讲启动仪式在锡林浩特举行。活动由盟委宣传部主办、盟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盟委讲师团承办。

      “作为一个年轻人,有幸成为‘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的成员,我一定要接过前辈们的‘红书包’,背起它把党的政策宣讲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来自锡林浩特市委党校的乌日娜说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盟级“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吸引了全盟青年理论宣讲员、青年播音主持人、农牧业技术人员等众多参与者。

      启动仪式上,盟委宣传部为10名“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成员发放理论书籍和“红书包”,并为4支“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授旗。服务队成员们扛起一面面红色的队旗,将采取“理论+文艺”“理论+阅读”“理论+故事”“理论+案例”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四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农涉牧政策和农牧民实用技术等内容送到农牧民的家门口。除此,也会开设“红书包”微课堂,用“群众语言”,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制作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音视频产品,推广“码上听”,让更多农牧民群众受益。

      从一个嘎查的党员和民兵到今天全盟各旗县市(区)组织起来的志愿服务队;从只送书籍到今天打包式的志愿服务;从靠策马扬鞭实现的书籍流动和共享到今天的“云分享”“码上听”……盟委宣传部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不断丰富着“红书包”的内涵。

      51年来,苏尼特右旗“红书包”送学助民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13支以浩特为组的志愿服务队发展到全旗200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者达到1300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3万场次,惠及基层群众9万人次。

      主会场上,盟中心医院科教科主任刘淑君的宣讲让大家热血沸腾:“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当我在人民大会堂和代表们一起唱国歌时,我感受到了一股从来没有过的力量。健康中国的行动,是国家在为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刘淑君的宣讲,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启动仪式结束后,4支盟级志愿宣讲服务队分赴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西乌珠穆沁旗、正蓝旗开展“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员们的“红书包”里,装着党的创新理论,装着乡村振兴的“加油包”,装着血色血脉传承下来的志愿服务精神。这个被赋予丰富内涵的“红书包”已经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30323A10323A01_003_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