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冬日的东乌珠穆沁草原,苍茫悠远。近日,记者一行驱车从锡林浩特市出发,一路向东,行驶600多公里,终于来到这所边境上的“雷锋派出所”——宝格达山边境派出所。2024年3月,内蒙古边检总站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宝格达山边境派出所,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成为全国移民管理系统和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评单位。
宝格达山边境派出所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宝格达山林场,这是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唯一地处林区的边境派出所,辖区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40.86公里,其中林地面积65.76万亩,森林覆盖率55.12%,辖区内居民共有493人。
走进所里,一面写有“雷锋精神永传承 移民警察为人民”字样的锦旗悬挂在值班室的墙上。宝格达山边境派出所现有12名民警,平均年龄30岁,他们成为这里居民们最信赖的人。
冬季的草原腹地,白毛风说刮就刮,漫天风雪不辨天地。“刮白毛风,车都堵在国道上了!”接到报警电话后,民警新哈布日、杜景江立刻拿上军大衣、帽子、铁锹等装备赶赴现场。抵达时,由于风吹雪严重,能见度较低,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龙,加之路面结冰,车辆行进困难,道路一时间难以疏通。新哈布日和杜景江先了解车辆受困情况,有无情况危急人员,之后把受困群众安置到附近的宾馆和护边驿站。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的奋战,当晚23时许风停了,交通也逐渐通畅,新哈布日他们返回派出所时,双腿双脚已冻的麻木又沉重。
冬天,像这样的道路疏通以及救援并非特殊情况,可以说,这是宝格达山边境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新哈布日说:“不仅是冬天,夏天我们也要时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那是201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电话铃声响起,屏幕上显示着居民李海军的名字。“新哈布日,南牧场这边有一辆车掉进河里快被冲走了,赶紧来吧!”
到达现场后,情况危急。一辆车被困水流中央,车顶上,两位受困群众面色惊恐,河水不断漫过车身。“别担心!这就救你们出来!”新哈布日拿出随身携带的绳索和救生圈,用力向两人抛去,但由于距离太远,都没能让他们顺利接到绳索。新哈布日当即决定下水救人,经过一番周折,受困者被成功救出,车辆也被随后赶到的铲车拖出送修。
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铃声时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一次出警,他们顾不上考虑严寒酷暑,12名平均年龄仅有30岁的民警从2010年开始驻守,不畏恶劣气候,脚踏实地、勤恳奉献。
“他们办实事,大家有点儿事都乐意找他们帮忙,比自家的孩子还懂事,有需要帮忙的随叫随到。”居民苏秀民平时不善言谈,但说起这群年轻民警,却滔滔不绝。2023年12月的一个深夜,苏秀民发现家里丢了5头牛,当时还下着大雪,刮着白毛风,根本看不到牛的足迹,苏秀民第一个念头就是找边境民警帮忙。“他们帮我找了一天,直到下午4点多才把牛都赶回来,他们都没进屋喝口热水,就回去了。”苏秀民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2022年,宝格达山边境派出所成立了学雷锋“红心暖心”团队,慰问看望孤寡老人,帮助居民代购蔬菜、建棚圈、赶羊群、焊太阳罩……一些居民聚集区地处偏远,最近的快递站在38公里外的五岔沟镇,所里民警只要路过五岔沟,总会去快递站帮居民把快递取回来。
这样的爱心志愿服务,一坚持就是3年。“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记录”,目前,该所已累计解决群众困难3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40起,为群众办实事230余件。正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让雷锋精神在这里焕发出新的光彩,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件小事,居民们称他们为“好警察”“活雷锋”。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的移民警察队伍,他们不仅守护着边境安全,更在日常工作的平凡小事中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