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孙树海:巧念“养鹅经” 拓宽致富路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25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加工原料、搅拌饲料、填水喂鹅,捡拾鹅蛋……清晨5点多,天还没大亮,家住太仆寺旗红旗镇跃进村的“老孙头”一家便早早忙碌起来。
      “老孙头”本名孙树海,是当地十里八村的“名人”。种地、种菜、做饲料加工、养殖生态猪,他做过很多生意,也有着自己一套做农业的“致富经”。不过,对于孙树海来说,养鹅这个行当倒是头一回。
      2022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树海结识了来太仆寺旗建立养鹅基地的外地客商,在投资数十万元引进12500只小鹅苗后,他开始了对养鹅产业的探索。梦想是美好的,创业初期的道路却无疑是艰辛的。由于当地气候偏冷、养殖技术欠缺等原因,出现了鹅大批病死的情况,鹅苗损失近半,这也急坏了孙树海。凭借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没有气馁,而是开始进一步钻研养鹅技术,多次去外地找“救兵”,向专业养鹅大户“取经”。
      邵西兵就是孙树海的“救兵”,拥有博士学位的他,既是农业专家,又是养鹅行家。自大学毕业后,邵西兵就开始养鹅创业之路。近几年,经过在我国白鹅养殖主要地区安徽全椒县等地的不懈探索后,他的反季节鹅繁殖技术在国内也小有名气,创办的天之娇鹅业公司也在安徽、广东、江苏等地成立了分公司,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经朋友推荐,他专程来到太仆寺旗为孙树海的养鹅基地支招、解困、献策。
      有了行家的指导,孙树海的种鹅养殖状况迎来了极大改观。他改变了先前散养的养殖方式,由每天早上放鹅出鹅棚去跑,转变为如今白天把鹅群赶进鹅棚,到了日落时分,再把鹅群放出来活动。他还改造了6个鹅棚,棚内安装了一排排灯泡增加照明,添加水帘和风机给鹅棚降温,同时严格控制光照、通风,调整鹅的作息,做好防疫工作,“老孙头”成功实现了鹅苗反季节孵化。
      每年的5至10月,安徽、江苏等主产地区的种鹅休产,市场上就会出现5个月的鹅苗空白期,而这段时期,对于孙树海来说就是市场的“黄金期”。养殖技术改良后,4月中旬种鹅开始产蛋。近1个月的时间,他家的鹅已产蛋2万余枚,其中种蛋合格率在85%以上。这些鹅蛋均通过订单,以每枚15元左右的价格销往贵州的公司,月销售额近30万元。同时,产蛋种鹅育肥后,将老鹅出售,价格也很可观,每只鹅利润在400元左右。
      鹅生蛋、蛋孵鹅,养殖不愁了,销路也有了,再加上有了专业化技术支持,孙树海养鹅的信心更足了,目标和方向也更远了。孙树海说,未来,他计划不断积累经验,扩大养殖规模,带领更多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