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时代文明实践
    西乌珠穆沁旗:打造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阵地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发布时间:2020-04-07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车底已经被雪拖住了,先用铁锹挖开后你们三个从后面推,我从前面把绳索挂上,大家合力把车弄出来!”近日,在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巴其嘎查,一群身穿志愿者服装的年轻人正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他们一边使劲,一边口喊“123”为大家鼓劲加油。

      西乌珠穆沁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之一,先行先试寻路径,打造“魅力西乌”品牌,主打“五彩”志愿服务行动项目(“百灵鸟”理论政策宣讲、“白马”生态环保、“乌兰牧骑”服务基层、“山丹”扶困、“吉日嘎拉”公益行动),在全旗7个苏木镇、5个社区、93个嘎查先后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志愿服务为龙头,“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能”,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我们家草场少,每年租草场、买草料花不少钱,您给详细说说,今后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牧民朝克问道。“现在国家的惠农惠牧政策特别好,咱们可以在精养少养上下功夫、做文章,引进一部分优质肉牛,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走集约化养殖之路,每头牛政府还有相应的补贴政策……”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宣讲员细致作了解答,牧民朝克边听边记,频频点头。就在前几天,牧民朝克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从澳大利亚引进了59头纯种夏洛莱牛,沿着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牧业养殖道路发展,还享受到了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政策每头牛得到了6000元的补贴。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脱贫攻坚、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整合与盘活基层综合服务资源,通过组织“新时代讲习团”、草原学习轻骑兵、百姓名嘴等深入基层牧区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把牧民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讲清楚、讲明白,使群众的视野更加开阔,发展致富的路子更明了,广泛、深入、持久的蒙汉双语宣讲,激发了老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动力。

      自西乌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志愿者联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

      穿上军装是战士,脱下军装军魂不改。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许多退伍老兵坚持战斗在抗疫一线。他们都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员。退伍老兵司荣成,1984年结束4年的军旅生涯后退伍返乡。1961年出生的他,已经到了即将退休的年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他主动向单位申请,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到一线值班值守,为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力,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名退伍老兵、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这样的退伍军人还有很多,由25名退伍军人组成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后,一直积极主动的活动在公益一线,不管是雪天救援,还是扶困救助,他们都第一时间冲上前去,充分彰显爱心和责任担当。

      草原狼应急救援队作为西乌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积极组织队员参与捐款捐物,协助相关单位开展野外巡察、救援被困车辆;白小红作为西乌旗心理卫生协会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疫情期间,她与西乌旗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5期《战“疫”情,从管理情绪做起(心理疏导系列公益课)》,为居民和一线工作人员送上调节情绪、进行自我心理疏导的妙招。西乌旗还有很多很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服务团队和个人,他们情洒乌珠穆沁草原,正在为祖国和家乡的美好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据了解,目前西乌珠穆沁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有志愿团队54个、志愿者人数达到6000余人,每年累计开展30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西乌旗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治区级试点建设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完善科学的考评管理制度、志愿服务积分评星表彰制度、志愿服务项目评星扶持制度等,激励社会各界志愿者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彩”志愿服务行动。建立志愿服务供给和需求菜单制,着力丰富全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实践内涵,结合群众需求逐步建立完善志愿服务项目需求信息库和供给信息库,通过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一系列惠民服务,做实做细志愿服务,努力办活文明实践活动,盘活阵地资源,全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