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锡林郭勒盟为残疾人撑起“幸福伞”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30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用心用情为民服务,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残疾人事业提速发展,在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康复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实现全面进步。

      就业创业成效显著。锡林郭勒盟“4+就业”典型经验做法被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大起底专刊”刊发,并在《中国残疾人杂志》《人民日报》等33家媒体平台发布,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建设经验做法也得到了自治区残联、中国残联的挂网宣传。截至目前,全盟现有残疾人6.64万人,持证残疾人3.78万人,其中就业年龄段残疾人1.71万人。投入资金1667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的锡林郭勒盟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以“残联主导+联建联营”模式,打造培育了五大“联”字号优势品牌,实现产值1186万元,带动42名残疾人就业,扶持救助26名困难重度残疾人实现“救助+就业”。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锡林郭勒盟推进了占地面积2.01万平方米的残疾人康托辅一体化园区建设。其中,盟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总投资6595.73万元,于2022年10月纳入国家项目库,2023年4月开工,2024年9月竣工,即将投入运营。此外,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的盟残疾人托养、辅助性就业中心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同时,投入旗县级资金近1.25亿元,争取到自治区残联补贴资金230万元,13个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全部实现良好运营。

      康复服务创新发展。锡林郭勒盟推行医疗、职业、社会、教育融合康复模式,与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联合推进占地6000余亩、总投资3860万元的锡林郭勒盟残疾人康复农牧场建设,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该康复农牧场以“4基地+3N拓展研学营地”为总体定位,打造了4个基地,围绕“农疗、牧疗、生态疗”拓展N个研学营地,特别打造了孤独症“马背疗法”专项研究基地,其中“马背疗法”纳入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扶持项目。2024年开展工作调研5次,组织研学活动3期,参与100余人。

      区域合作持续深化。锡林郭勒盟打通残疾人事业区域合作壁垒,与北京市残联、天津市残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两地康复中心开展互动合作16次。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25元,实现与国家标准持平,年度发放补贴4099万元,惠及3.08万人次。城镇和农村牧区残疾人医疗保险覆盖3.42万人,政府代缴重度养老保险覆盖6133人,全盟1.9万名0—59周岁残疾人意外保险全覆盖。2024年新增就业408人,完成率106.25%;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500户,完成率100%;提供托养服务263人,完成率100%,全盟9家托养机构评级成功。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继续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